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

日期:2015-01-09來源:

政  府  工  作  報  告

——2013年2月27日在宜陽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
縣  長    黃曉玲

各位代表:
  現在,我代表縣人民政府,向大會作工作報告,請予審議,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見。

  一、2012年工作回顧

  2012年,面對經濟持續低迷的嚴峻考驗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,在縣人大、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,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,根據年初工作部署,立足縣情,把握特征,遵循規律,扎實推進福民強縣進程,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穩中有進,較好地完成了縣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。
  ——福民強縣邁出新步伐,發展質量穩步提高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,在發展中轉型,在轉型中提升,在提升中改善民生,全縣經濟社會呈現出好的趨勢、好的態勢、好的氣勢。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73.2億元,同比增長9.8%;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6億元,達到61818萬元,較上年凈增11150萬元,增長22%;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6.2億元,增長15.1%;固定資產投資212億元,增長23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億元,增長15.3%;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25元,增長12.8%;農民人均純收入6100元,增長14.1%。先后榮獲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縣、河南省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先進縣、河南省環衛工作先進縣、河南省煙葉生產先進縣等諸多榮譽稱號,樹立了務實發展、重實重干的宜陽形象,各行各業、各項事業呈現出持續、穩定、健康發展的良好景象。
  ——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,工業轉型逐步加快。把項目建設作為抓手,著力提高投資強度,激發經濟發展活力,整體競爭力明顯提升,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的新宜陽風正帆張、破浪前行。在項目建設方面,全年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123個,完成投資135億元;其中億元以上項目65個,較上年增加24個;投資10.8億元的軸承專業園二期、投資5.6億元的東瑞彩鋼等78個項目加緊建設,投資4.5億元的深圳海斯迪、投資5.1億元的華宇光電等45個項目竣工。產業結構由冶金、化工、建材等傳統產業逐步向高端裝備制造、電子電器、綠色食品、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轉型升級。在產業集聚方面,把產業集聚區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龍頭,加快要素集聚和產業提升。規劃面積拓展到24平方公里,新上主導產業項目20個,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1個,投資18億元實施基礎設施項目31個;其中投資1800萬元建成全市一流的產業集聚區綜合服務平臺,集技術研發、產品展示、自主創業等8大功能于一體,為項目入駐和產業集聚提供全程“直通車”服務。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03億元、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171億元,分別占全縣的48%、73%,高出全市平均水平8個和17個百分點。在招商引資方面,堅持“一招求多效”,深入開展“大招商”活動,全方位擴大開放,成功引進投資10億元的青啤集團年產60萬千升啤酒、投資4億元的顧家集團商貿城等73個項目,總投資203億元、到位資金43億元、利用外資8887萬美元,分別增長68.3%、59.3%和84%,較上年提高59、26.3和18.5個百分點。在民營經濟發展方面,注重企業服務,保障要素供給,解決實際問題,民營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74億元、增加值88億元、稅金8.7億元,分別增長25.3%、32.3%和21.6%。積極扶持民營企業爭創省級知名品牌,牡丹焊材、華裕公司、花果山食品等6家企業榮獲“2012年度河南省著名商標”。
  ——城鄉建設呈現新面貌,人居環境更加舒適。圍繞打造“四型五宜”洛陽衛星城的目標,實施“一帶四區”發展戰略,全面加強城市規劃、建設和管理,發展布局更加合理,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,新型城鎮化工作走在省、市前列。規劃管理不斷加強。縣域村鎮體系規劃完成報批,科學編制15個專項規劃和13個鄉鎮總規。建設改造持續提升。“1150”工程進展順利,完成投資20.5億元,中街、西街、白廟等10個城中村的14個改造項目正在實施,香山綠洲、環島花園、文興水尚等10個精品社區加快建設,征遷面積190.5萬平方米;“1122”工程扎實推進,完成投資5.6億元,靈山大道、紅旗大道改造等16個項目如期竣工,錦龍大橋、西莊供水廠和污水處理廠等13個項目正在建設;同力大橋竣工通車,形成6座大橋橫跨洛河南北的便利交通條件;鋪設各類管網89公里,北城區實現集中供熱、供氣。縣城品位不斷提升。投資7.2億元實施濱河公園三期、四期工程,建成19.4公里長、4級橡膠壩蓄水5500畝、綠地面積227萬平方米的生態水系景觀帶;加快中心特色商務區建設,投資10億元建成商業面積54萬平方米的5大商業綜合體,大張盛德美、奧斯卡影城等項目開始營業。靈山景區完成投資3.7億元,建成項目40個,千年古剎綻放新顏。洛宜快速通道栽植苗木150萬株,建成全市一流的綠色通道、景觀大道。城區環境顯著改善。新增公共綠地30萬平方米。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10天以上。各項節能減排任務圓滿完成。
  ——現代農業再上新臺階,農村工作成績突出。把“三篇文章”打捆一起做放在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位置,著力推動農業繁榮、農村發展,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大幅提高。糧食生產再獲豐收。總產達到37.4萬噸,增長8.2%,總量與增幅均創歷史新高,居全市第一。發放惠農資金4.3億元,較上年凈增1.7億元。煙葉生產再創佳績。收購烤煙1706萬斤,增加煙農收入1.9億元,實現稅收3939萬元,取得了近年來的最好收成。畜牧產業逐步壯大。新大牧業、董大牧業、鵝宿牧業等7個項目初具規模,全縣豬、牛、羊、家禽的出欄量分別達到51.8萬頭、6.5萬頭、13.1萬只和206萬只,榮獲“河南省畜牧產業集群示范縣”稱號。特色農業優勢凸顯。流轉土地9萬畝,超出目標6萬畝,形成20萬畝花生、18萬畝蔬菜、10萬畝煙田、6萬畝林果苗木、2萬畝黑雜糧的特色農業發展格局。造林綠化6.6萬畝,其中新增核桃基地1.8萬畝、花卉苗木基地8400畝,分別占目標的109%、150%和130%。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。投入資金3億元,新增耕地8446畝、有效灌溉面積1.6萬畝,改造中低產田2.5萬畝,治理水土流失15平方公里,解決了4.5萬人、8000余名學生的安全飲水問題,實現了全省農業生產最高獎紅旗渠精神杯“四連冠”;完成35千伏高村輸變電及10千伏以下農網升級改造。520戶1820名搬遷扶貧群眾入住新居,8個村1.5萬人實現整村推進扶貧。牌窯、靈山兩個試點社區平穩推進。
  ——保障能力有了新增強,科學理財持續提升。千方百計挖掘增收潛力,不斷深化財政支付制度改革,嚴格執行部門預算、國庫集中支付、政府采購、鄉財縣管等政策措施,集中力量保民生、保穩定、保發展。全年實現稅收46792萬元,增長31.6%,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75.7%,較上年提高5.5個百分點。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支出達到21億元,增長16.6%,其中文、教、衛及社保等方面支出達到10.4億元,增長17.3%。發揮省財政直管縣的優勢,爭取上級資金15億元,較上年凈增3億元。積極引導金融機構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,全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80億元,增長25.3%;貸款余額34.2億元,增長36%;存貸比達到43%,較上年提高3.5個百分點。
  ——群眾生活實現新改善,各項事業全面進步。堅持把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緊密結合,注重民生投入,加大民生改善力度,圓滿完成省、市、縣30項福民實事,更多的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民生。文化事業欣欣向榮。成功舉辦第十一屆濱河之聲廣場文化活動,“農家書屋”實現全覆蓋。教育事業健康發展。持續推進“一保三放開”戰略,永和小學、思源學校開工建設,華富商學院、雙語學校、紅旗實驗學校在校生超過5000人,榮獲“全省民辦教育先進縣”。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71.7%,較上年提高14.2個百分點,高考連續4年保持全市前三強。醫療保障能力持續增強。綜合支付制度改革“宜陽模式”在全國推廣,“先看病、后付費”政策在全縣落實,補助新農合資金1.7億元,群眾受益率達到256%;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現全覆蓋,減輕群眾就醫負擔1500萬元。就業工作保障有力。新增就業8003人、再就業3813人,分別占目標的123%、141%;小額貸款發放突破1億元,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.5%以內。社保水平明顯提高。五項保險征繳1.5億元。為9685名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1.7億元,較上年新增3959萬元。為60歲以上老人發放養老金5003.6萬元,為全縣百歲老人發放補助金9萬元,將275名孤兒全部納入救助范圍。16個鄉鎮敬老院全部實現集中供暖,發放城鄉低保、五保供養金6070萬元。建成公租房1650套7.2萬平方米、廉租房400套2萬平方米、經濟適用房154套2萬平方米。
  ——政府建設得到新加強,執政水平明顯提高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,加快發展的責任感、緊迫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增強。主動接受縣人大、縣政協監督,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、政協委員提案169件,見面率和答復率均達到100%,滿意率達到98%以上。受理行政復議案件21起,法定結案率達到100%,行政執法行為得到有效規范,榮獲“省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先進縣”。“作風轉變年”活動深入開展,59家縣直單位入駐新行政服務大廳,為群眾和企業提供“一站式”辦公、“一條龍”服務,行政效能明顯提升。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和信訪穩定責任制,嚴格執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,始終保持對刑事犯罪的高壓態勢。雙擁工作成績突出,軍政軍民關系更加融洽。落實低生育政策,人口自然增長率連續6年控制在6‰以內。建成廉政教育基地6個,召伯甘棠廉政教育基地升格為省級廉政教育基地。重點實施媒體公示、“雙談雙評雙諾”等5項制度,著力營造為民發展、務實高效、勤政廉潔、陽光公開的政務環境。統計、審計、科技、人防、氣象、物價、檔案、保險、史志、殘疾人事業、民族宗教、婦女兒童事業等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。
  各位代表!
  過去的一年,我縣糧食生產、財政收入、煙葉生產等工作再創歷史新高,產業集聚區、新型城鎮化、農田水利、醫療衛生等工作走在省市乃至全國前列,宜陽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明顯提高,縣域經濟的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,全縣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。回顧我們走過的每一步足跡,付出的每一份努力,取得的每一個成績,都得益于市委、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,得益于縣人大、縣政協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,得益于全縣人民的共克時艱、共謀發展、共同奮斗。在這里,我代表縣人民政府,向全縣人民,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,向駐宜部隊、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,向所有關心支持宜陽發展的各界人士,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!
  各位代表!
  在總結工作、肯定成績的同時,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,由于多種因素制約,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有諸多困難和挑戰:一是人口多、底子薄、基礎弱、人均水平低、發展不平衡的基本縣情還沒有發生根本改變;二是城鄉基礎設施擴容提升任務大,縣內骨干稅源少,財政收入增速放緩,面臨的剛性支出不斷增大,經濟轉型升級任務緊迫;三是瓶頸制約依然突出,資源環境約束加劇,基礎支撐能力仍需增強;四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就業、就學、就醫、安全等工作,還沒有得到更加有效的解決,改善民生和加強社會管理的任務依然較重;五是政府職能轉變還有差距,個別干部的工作方法、工作標準、工作質量與新時期、新形勢、新任務的要求不相適應,個別部門還存在著服務意識淡薄、大局觀念不強、工作落實不力等問題。諸如此類,我們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,努力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來認真加以解決。

  二、2013年的總體思路與主要目標

  2013年,是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是實施“十二五”規劃的關鍵之年,也是建設美麗宜陽的基礎之年。當前,全球經濟持續低迷,國內發展不確定因素增多,形勢依然嚴峻;但是,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,中原經濟區規劃正式批復,全市打好“六加一”攻堅戰持續推進,福民強縣的目標深入人心。綜合各方面因素,我們面臨的形勢依然是危中有機,機遇大于挑戰;尤其是我縣“一帶四區”的發展戰略強力推進,“三篇文章”一起做的現代農業優勢日趨明顯,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,這些都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、打下了堅實基礎。當務之急,我們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委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,堅定信心不動搖,緊盯發展不放松,持續前行建設美麗宜陽。
 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: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中央、省、市、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,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,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,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,持續提升“六加一”攻堅戰,突出創新驅動,突出提質增效,突出惠民發展,大力開展“狠抓落實年”活動,努力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健康發展。
  總基調是:統籌協調,轉型提升,求實求效,持續前行。
  總要求是:“兩不三新”,“三化”協調,“四化”同步,“五輪”驅動。
  總目標是:①爭取綜合實力在全省47位的基礎上再前移2個位次以上;②“六加一”攻堅戰保持全市上游水平;③實現10項主要經濟指標“三個略高于”:略高于上年的發展水平,略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,略高于同類縣的發展水平,其中:生產總值增長11.2%,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2%,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%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.5%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%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%,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%,城鎮居民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%以內,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.5‰以內,外貿出口和實際利用外資均增長15%。
  實施10大重點工程:
  1.投資10億元的青啤集團年產60萬千升啤酒一期及配套項目
  2.投資10億元的信息產業園一期和中國聯通北方呼叫中心
  3.投資10.8億元的軸承專業園三期高端裝備制造項目
  4.投資5億元的014中心火工區建設項目
  5.投資25億元的電子電器專業園
  6.投資10億元的2×5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
  7.投資10億元的靈山文化旅游區開發項目
  8.投資10億元的河洛商貿城
  9.投資5億元的南、北城區兩個農副產品集散中心
  10.投資3.6億元的洛河縣城段東連西延整治及蓄水工程
  實施10大福民工程:
  1.惠民補貼工程。落實種糧補貼、農資綜合補貼、農機具購置補貼、優質良種補貼、退耕還林補貼、計生家庭獎勵等惠農政策,落實城鎮獨生子女父母養老補貼政策。
  2.全民創業工程。落實創業就業扶持政策,新增城鎮就業6800人、再就業2560人,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億元以上。
  3.優質教育工程。加快華富商學院二期、永和小學、思源學校等項目進度,建設6個鄉鎮中心幼兒園,實施城區高中取暖消暑工程及“班班通”工程。
  4.醫療保障工程。加快縣醫院、疾控中心等項目建設,實施5個衛生院達標建設和16個衛生院取暖工程,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障水平。
  5.社會保障工程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3萬人以上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36.5萬人以上,社會化發放率達到100%。完善城鄉低保及五保供養制度,做到應保盡保。
  6.生活便民工程。實施錦花市場、向榮市場改造。新增城區供熱面積100萬平方米,主干道實現天然氣全覆蓋。新建保障性住房1300套6.5萬平方米。改造排水管網15公里。
  7.清潔溫暖工程。利用三年時間,分批在鄉鎮政府所在地實施“清潔溫暖工程”。今年實施柳泉、韓城、三鄉、張塢、蓮莊等5個鎮區的主干道排水管網、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等項目,搞好幼兒園、中小學、醫院等公共服務場所的取暖工程。
  8.生態建設工程。綠化造林5.9萬畝、森林撫育改造1.9萬畝,實施鄭盧高速公路生態綠化帶建設。開工建設2個污水處理廠、1個垃圾處理場和9個垃圾中轉站。
  9.平安創建工程。加強110應急聯動服務,高效辦理群眾訴求;持續開展“掃黑除惡”專項行動,不斷提高公眾安全感;強化安全生產監管,切實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  10.文化提升工程。堅持校企共建、市場運作的模式,啟動圖書館、體育館、博物館等場所建設,辦好濱河之聲、靈山廟會等文化活動,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。

  三、2013年的主要工作

  新的一年,福民為本,落實為要。我們要大力開展“狠抓落實年”活動,把“落實”兩個字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,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,造福宜陽人民。要突出八個方面,狠抓工作落實,確保目標實現。
  一是突出招商引資,狠抓提速增效。把招商引資作為基本縣策,放在經濟工作的首要位置,以大開放促進大招商。學會借水行舟,善于借力發展,順勢而為、乘勢而上,瞄準行業100強、世界500強企業招大商、大招商,著力引進龍頭基地型、技術創新型項目,努力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效益。持續創新招商方式。突出集群式招商,及時與省、市對接,分行業制定專項招商計劃,重點在高端裝備制造、電子電器、綠色食品等方面開展集群式招商;突出產業轉移招商,完善產業配套政策,變優惠政策“請進來”為配套到位“引進來”,既要高新技術產業提升產業層次,又要勞動密集型產業創造就業崗位,更要高成長、高附加、高稅收產業充實縣域財力;突出節會招商,對牡丹文化節、中博會等重要活動,制定專項招商方案,高起點謀劃運作,全方位擴大宣傳,吸引更多項目入駐宜陽;突出平臺招商,綜合利用商務聯誼、行業年會、同鄉協會等多種信息平臺,多渠道獲取信息,及時跟蹤落實,力爭實現更多突破。努力提高招商效益。按照“前期抓信息,中期抓簽約,后期抓開工”的思路,花大力氣、下大功夫提高招商項目的落地率;要堅持全過程跟蹤服務,及時明確項目分包責任人、責任單位,及時跟進,及時配套,確保及早開工;要強化目標管理、動態考核,著力提高招商引資的合同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。繼續拓寬招商領域。深入推進現代農業、基礎產業、城鄉建設、社會事業等領域開放招商,吸引更多社會資本,積極參與農業集群、商貿流通、文化旅游、教育衛生、社會養老等方面的開發建設,激活更多社會資源,迸發更多創新動力,在更多領域、更多群體、更大范圍內實現新突破。
  二是突出工業經濟,狠抓轉型升級。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,把項目建設作為核心,把經濟轉型攻堅戰作為路徑,抓好產業結構調整,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,積極發展戰略新興產業,持續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。產業集聚要轉型升級。按照“合理布局,突出重點,集約經營,科學發展”的原則,抓緊完善24平方公里集聚區總體規劃、產業發展規劃、控制性詳細規劃、區域環評等各項規劃,推動產業集聚健康發展。加大配套設施投入力度,加快污水處理廠、變電站、供排水、天然氣等基礎設施建設,著力提高項目承載能力。優化服務環境,持續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,加強企業信息溝通與交流,進一步提升產業集聚的綜合服務水平。繼續深入推進企業服務活動,保障各類生產要素供給,推動企業服務常態化、制度化、長效化,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,化解各種風險,提高經營效益。主導產業要轉型升級。不僅要持續培育主導產業,而且要做大、做強、做優主導產業,力爭主導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%以上。要以軸承專業園、西莊裝備制造專業園等在建項目為重點,掀起項目建設高潮,力促更多項目投產達效;要以食品專業園、電子電器專業園、信息產業園等項目為重點,完善各項手續,盡快開工建設,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。要抓好竣工項目管理,促使深圳海斯迪、洛凌軸承等項目盡早發揮效益。優勢行業要轉型升級。遵循市場經濟規律,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以精深加工、技術改造、領域拓寬為重點,實施優勢行業擴亮點行動計劃,支持前進集團、華宇光電、駿馬化工等企業加大資金投入,加強科研創新,持續改造升級,力爭使優勢行業優中爭強、優上更優。
  三是突出城鄉統籌,狠抓城市提升。堅持新型城鎮化為引領,加快“一帶四區”發展,推進產業集聚、人口集中、土地集約發展,逐步完善基礎設施,合理配置資源要素,全面提升城鎮化水平。抓好規劃提升。堅持以人為本、適度超前、留有余地的原則,科學編制“一帶四區”發展規劃,構筑科學合理的城市空間格局。強化規劃管理,發揮規劃先導作用,著力提升城鄉建設品位。抓好城區擴容提升。創新市場運作機制,積極探索經營城市的新路子,通過包裝項目引資引智,著力破解城建資金難題。實施“112345”工程,推進城關鎮、錦屏鎮、香鹿山鎮的10個城中村、城郊村改造,新建改造濱河北路、興宜大道等10條道路,啟動西小河、澗河口2座大橋建設,啟動人民廣場、錦屏文化廣場和香鹿山廣場等3個廣場建設,啟動丹尼斯、向榮市場等4大市場建設,啟動圖書館、體育館、博物館等5大場館建設。注重城鄉接合部學校建設,不斷擴大規模,提升管理水平,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入學問題。逐步把具備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,引導就近城鎮化。抓好城區管理提升。始終堅持建管并重的原則,穩步推進城區數字化管理和社區網格化管理,健全城市精細化管理長效機制。深入開展沿街立面、建筑市場、市容環境等集中整治活動,不斷鞏固創衛成果。重點解決城區交通擁堵、機動車亂停亂放等問題,努力使群眾出行更便捷、更安全、更舒適。抓好城鄉一體化發展。發揮縣城帶動作用,搞好中心鎮“清潔溫暖”工程,完善教育、醫療、商貿等公共服務設施,逐步形成縣城、中心鎮和新型社區協調發展、城鄉統籌、互促共進的現代城鎮體系。堅持完善規劃、優化布局、積極穩妥、量力而為的原則,抓好牌窯、靈山兩個試點。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發展機制,逐步實現城鄉規劃、基礎設施、公共服務等一體化,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。
  四是突出現代農業,狠抓培優做強。把新型農業現代化作為縣域發展的基礎,堅持“三篇文章”打捆一起做,持續轉變農業發展方式,推進規模化經營、集約化發展,促進農業增產、農民增收、農村發展。加快糧食核心區建設。集合政策,整合資金,集中投入,統籌抓好路、林、水、電等生產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。加快農業科技集成應用,推廣穩產增產技術,實現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全覆蓋。落實強農惠農政策,繼續加大涉農投入,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35萬噸以上。鞏固煙葉、畜牧等傳統優勢產業。繼續加大科技種煙力度,力爭收購烤煙2000萬斤、實現稅收4000萬元以上。加快畜牧產業龍頭企業發展,切實抓好新大牧業、鵝宿牧業等養殖項目,力爭全縣生豬、肉牛、家禽年出欄量達到100萬頭、10萬頭和300萬只以上。加快新興產業集群培育。抓好柳泉、韓城等地無公害、綠色、有機和地理標志認證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,推進規模化、標準化、專業化生產。有序流轉土地10萬畝,新建蔬菜基地1.3萬畝,新發展黑色作物1萬畝、花卉苗木5000畝,種植花生20萬畝以上。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。綜合運用政策引導、項目扶持、金融服務、技術支撐、獎勵補助等措施,扶持聯戶經營、大戶承包、家庭農場等經營模式,發展更多的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,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。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。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,促進農村郵政、通信、客運、物流等體系建設。加快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。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。實施三鄉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工程,抓好西小河、陳宅河等小流域治理,完成6座小水庫除險加固,治理水土流失18平方公里。搞好10個整村推進扶貧、426戶1483人搬遷扶貧。
  五是突出現代服務業,狠抓提質增量。把現代服務業作為縣域發展最具活力的增長點,按照“承接轉移、促進集聚、打造品牌”的總要求,推動服務業擴規模、提質量、上水平。加快新興服務業發展。結合舊城和城中村改造,優化傳統商圈規劃布局,積極推進美食、購物、休閑等特色商業街區建設。抓緊編制中心商務區規劃,積極向上申報,確保納入省、市重點商區建設范圍。加快傳統服務業升級。不斷壯大完善社區服務業,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。加強物業公司監督管理,切實保障住戶權益。鼓勵大型零售、商貿流通、品牌餐飲等企業到社區設點發展,方便居民生活消費。加快“萬村千鄉市場工程”配送中心建設,集中配送率達到70%以上。加快信息化進程。積極謀劃建設信息產業園,加快企業網站、行業網站、市場網站等平臺建設,引導各類企業發展電子商務,年內實現城區3G網絡全覆蓋,促進信息服務業加快發展。加快生態旅游業發展。搞好濱河公園東連西延工程,著力打造城市生態景觀帶。加快靈山文化旅游區建設,抓好洛神文化產業園、靈山夜景文化演出基地、蓮花公園大型水幕電影、生態農業觀光園等項目建設,努力創建4A級景區。加快推進香鹿山生態旅游產業園、錦屏山地質公園等項目進度。加大花果山旅游招商力度,開發精品線路,改善景區形象。抓好文化產業發展。發揮中國西游文化之鄉、李賀故里、毛國和韓國故城、千年古剎靈山寺等歷史文化資源優勢,培育富有宜陽特色的知名文化品牌。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,大力扶持文化精品創作生產。推進靈山廟會、濱河之聲等公益文化活動市場化運作,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。
  六是突出生態建設,狠抓可持續發展。把生態建設作為縣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,牢固樹立綠色、低碳、和諧發展理念,著力打造天藍水清的美麗宜陽。持續提升生態建設水平。鞏固林業生態建設成果,抓好高速公路沿線綠化、城郊綠化、荒山綠化、花卉苗木基地建設,實施造林綠化5.9萬畝、森林撫育改造1.9萬畝。優化城區生態環境。重點抓好濱河公園三期、四期綠化,新增公共綠地20萬平方米以上。加快生活垃圾、污水的減量化、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。完善環境監測體系,強化重點污染源防治。加大節能降耗力度。突出重點領域,倡導全民節能,嚴格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,認真執行新上項目“三同時”制度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,積極推廣清潔生產、資源綜合利用等新技術,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,確保完成節能減排任務。
  七是突出創新驅動,狠抓破解瓶頸。把創新驅動作為縣域發展的重要抓手,加大改革創新力度,努力消除瓶頸制約。多渠道聚財為民。強化稅源監控,開展專項檢查,嚴厲打擊涉稅違法行為,努力做到應收盡收。優化支出結構,重點向社會保障、教育衛生、城鄉建設、產業集聚等領域傾斜,解決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。嚴格資金監管,健全投資評審機制,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效益。多途徑節約用地。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,持續提高土地利用水平。完善土地保障機制,探索結余建設用地指標流轉,優先支持重大項目、重點企業和公益項目建設用地。多方式融資發展。落實民營經濟扶持政策,引導民間資本擴大投資規模。健全中小企業服務平臺,緩解企業融資難題。積極引進金融機構及平臺服務中心,加快村鎮銀行建設步伐。多路徑推進改革。做好企業改制后續工作,增強改制企業發展活力。研究市場準入政策,加快推進公用、衛生、教育等行業改革。積極探索戶籍、土地、財稅、社保等體制機制創新,逐步建立農村人口有序轉移新機制。
  八是突出社會建設,狠抓民生改善。把福民惠民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落腳點,繼續加大民生投入,辦好福民實事,努力使全縣人民群眾的生活更有保障、更有尊嚴、更加幸福。爭取更高質量的就業。實施就業優先戰略,重點解決困難群體就業。健全城鄉就業服務體系,以創業帶動就業、培訓幫助就業、援助扶持就業,鼓勵多形式就業。切實改善就業環境,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,有效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。加快縣醫院、疾控中心等項目建設進度,實施衛生院達標工程和取暖工程。提高新農合補助標準,逐步將特殊慢性疾病等納入保障范圍,推進大病應急救助。積極發展中醫藥事業。實施全民健身計劃,開展全民健身活動,推動群眾體育工作全面發展。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,以素質教育為重點,全面提高教育質量。改善基礎教學條件,加快華富商學院二期、思源學校、永和小學、鄉鎮中心幼兒園等項目進度,力爭秋季開學投入使用。加強教師隊伍建設,加大教育投入,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辦學。不斷健全社會保障體系。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。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,提高城鄉低保、五保供養標準和優撫對象補助水平。完善社會救助、社會福利等制度,抓好縣福利中心、仁愛老年公寓和鄉鎮敬老院等項目建設。扎實推進公積金支持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,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。持續打造平安宜陽。始終加強安全防范意識,從嚴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,全力維護安全穩定形勢。完善信訪穩定風險評估、矛盾糾紛排查調解機制,加強110應急聯動服務,及時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。持續統籌各項事業。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,強化整體聯動功能。嚴打各類違法犯罪,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。加快殘疾人康復中心建設,不斷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和綜合服務體系。繼續開展雙擁共建活動,促進軍民關系更加融洽。提高出生人口素質,促進人口均衡發展。統籌抓好統計、審計、科技、人防、氣象、物價、檔案、保險、史志、民族宗教、婦女兒童事業等各項工作。

  四、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

  作為人民的政府,讓人民群眾滿意是我們始終不渝的追求。新的一年,我們將認真落實中央改進工作作風、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,堅持用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,按照“民利為上,科學發展,遵循規律,注重質量”的理念,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水平。
  一是強化依法行政。牢固樹立依法治縣理念,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、履行職責、規范行為,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、推動發展、管理社會。強化城鄉建設、安全生產、社會治安、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的行政執法,切實做到嚴格、規范、公正、文明。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、縣政協的民主監督,主動接受社會公眾、新聞媒體監督。完善決策咨詢、社會聽證、重大事項評估等制度,讓人民更有效地監督政府,使政府更好地服務人民。
  二是強化高效執政。提高執行能力,優化工作流程,完善工作機制,做到有部署、有督促、有獎懲、有必要的事后評估,確保工作落到實處。繼續精簡行政審批事項,加強政務服務體系建設,修訂完善責任目標考核體系,為群眾和市場主體提供更加便捷、優質、高效的服務。積極推行網上辦公、網上審批和行政監察,提升政務服務水平。健全績效考評和行政問責制度,加大對重點工作、重要事項、重大項目、民生工程及群眾訴求的督導落實力度,確保政令暢通。
  三是強化務實勤政。加快政府職能轉變,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、提供優質公共服務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。時刻惦記群眾的安危冷暖,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、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,多辦群眾看得見、摸得著的實事好事,真正做到問政于民、問需于民、問計于民,辦好順民意、解民憂、惠民生的實事要事。大力精簡會議、文件,轉變會風、文風,提倡開短會、講短話、行短文,堅決不講空話、套話,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調查研究、解決問題上,把有限的財力用在發展經濟、改善民生上。
  四是強化創新理政。深入創建學習型機關,扎實推進公務員素質提升工程,強化公務員輪流培訓,持續推進觀念創新、工作創新、管理創新。引導鼓勵公務員到基層、到一線、到重點崗位鍛煉成長。完善錄用聘用、交流輪崗、競爭上崗等制度,健全創先爭優長效機制。有效提高政府機關運作能力,抓住主要矛盾,區分輕重緩急,合理配置資源,充分凝聚力量,創造性開展工作,提高工作的實效性。
  五是強化廉潔從政。深入開展各類專項治理活動,認真解決好涉及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。積極推進政務公開、“三公”經費公開,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。堅持厲行節約,嚴格控制評比、達標、表彰活動和公費出國、公務購車等經費支出。加快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,進一步規范工程建設招投標、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、產權交易、政府采購等工作。健全政府系統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,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,讓廉潔從政成為每一名公職人員的自覺行為。
  各位代表!
  重任在肩,自當砥礪奮進;福民惠民,更需倍加努力。讓我們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,用激情凝聚力量,用行動彰顯形象,用實干成就偉業,為建設更具實力、更富活力的美麗宜陽而努力奮斗!

  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
彩神-首页